您当前的位置 : 今日温州

以爱为灯,让每个学子都绽放光芒

发布时间: 2025-09-27 16:11:54 来源: 通讯员 郭良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通讯员 郭良)在高中校园里,每一份青春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守护与引领。

  “站在如今的高三教室讲台前,望着台下眼神明亮的学子,我总会想起15年前的自己。”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龙港高级中学陈磊老师说,那时他攥着崭新教案,略带紧张地走进普高校园,并在教案扉页郑重写下:“让每个普高学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这句话是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承诺,更是十余年来从未改变的初心。

  从初任班主任到学校办公室主任,从青涩教师到市级骨干,岗位在调整,职责在叠加,但“把学生当家人,把教育当使命”的信念,始终扎根心底。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如何用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在学业压力与成长困惑交织的普高时光里,陪学生走好每一步?

  用耐心焐热迷茫的心

  2015年深冬的一个夜晚,寒风裹着冷雨敲打着教学楼的玻璃。陈磊值完晚班准备离开时,发现三楼自习室的灯还亮着。推开门的瞬间,他看见小练正蜷缩在靠窗的座位上,头埋在模拟卷里,半天没落下一个字,桌角还放着一张不及格的月考成绩单。

  小练是让各科老师都格外牵挂的孩子,他自幼体质特殊,学习和认知比同龄人都“慢一拍”。他的母亲曾在家长会后拉着陈磊的手,声音带着心疼与无奈:“陈老师,小练从小身体就不好,学东西要比别人多花些时间,我们只希望他健康成长,您别在他身上费太多劲了……”

  话虽如此,但陈磊始终记得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理念,也深知高中校园里有太多像小练这样的孩子:不是不努力,而是被学习节奏的差距困住了脚步。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小练身边,拿起试卷逐题拆解。时钟不知不觉转动,当小练终于能完整答出整本书的重点时,他突然抬起头,眼里闪着光。

  那一刻,陈磊分明看到,小练心里那盏被“自我怀疑”熄灭的灯,重新亮了起来。

  用信任唤醒成长动力

  从那天起,小练像变了个人。他的课桌上多了本厚厚的错题本,字迹虽然慢却格外工整,曾经沉默的他开始慢慢举手,回答问题时虽然语速稍慢,却总能说到关键点。

  陈磊知道,这份改变的背后,是小练对自己“能学好”的信心。于是,他也常常在小练的错题本上写下鼓励的话。

  半年后的模考,小练的政治成绩冲到了85分,总分跻身年级前三十,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他更是拿下了班级第五的好成绩。当高考录取通知书寄到学校时,小练第一时间拿着通知书找到陈磊——那是一所他曾经不敢想的师范院校。小练站在陈磊面前,双手把通知书捧得很稳,眼里满是笑意:“陈老师,要是没有您当初没放弃我,我可能早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说着,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政治笔记,“这是我攒了两年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到其他学得慢的同学。”

  看着眼前自信开朗的少年,陈磊更加明白:教育不是“筛选”而是“唤醒”——用信任包容差异,用耐心陪伴成长,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如今,小练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在他心里,一定延续着光的力量。

  在陈磊带过的6届普高学生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人在深夜的自习室里为一道题掉过泪,有人在模拟考失利后想过放弃,但只要看到他们最终绽放的笑容,陈磊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其实,教育家精神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藏在普高校园的每一个日常里:是深夜自习室里陪学生梳理知识点的那盏灯,是错题本上密密麻麻的鼓励批注,是早自习窗台上那杯温热的豆浆,是高考前陪学生熬过的每一个夜晚,更是看着他们从迷茫走向坚定、从自卑走向自信时,心里涌起的那份骄傲。

  作为一名普高班主任,陈磊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不管成长节奏快慢,只要我们愿意用耐心守护、用信任点亮,他们终会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编辑: 张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