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温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习俗相似、商缘相连。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与台湾的交流交往日益热络,大量的台资和人才选择了温州。而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交通、教育、旅游、慈善、生态农业观光、医疗养生、文创产业……在温州人的生活中,更是处处闪现着台湾元素。因此,从今日起,浙江在线温州频道推出“改革开放40年·温州人身边“台元素”有哪些”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浙江在线9月9日讯(通讯员 郑海新)在温州,大家对“育英”两个字再熟悉不过了。育英儿童医院、育英小学、育英大礼堂、育英图书馆等,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而这些“育英”系列公益项目,正是由著名温籍台胞何朝育先生与太太黄美英女士捐赠建成的。它们至今都还在为广大市民发挥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
位于温州市区学院路的育英大礼堂外景
1991年,何朝育先生与太太黄美英在台北温州同乡会会刊上,看到温州大学为建图书馆恳求各方解囊相助的文章。夫妻俩感叹:“这样一点点募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图书馆建好啊!”于是,他们决定承担建设图书馆的全部预算费用:400万元港币。
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何朝育对温州大学负责人说:“要有超前意识和眼光,钱不够,我再捐!”建设标准提高后,他果然兑现承诺,追加至628万元港币,使坐落在温州市区学院路上的这个图书馆,成为温州建筑史上可圈可点的经典建筑。
由于何朝育和黄美英捐赠后不求任何回报,甚至不愿留名,但捐款又必须登记在册,他们的儿子何纪豪就将父母名字巧妙合并,以“育英”二字留作纪念。温大为铭记他们的无私帮助,遂命名“育英图书馆”。
位于学院路的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此后,何朝育伉俪一发不可收,先后在温州捐建了育英大礼堂、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和病房大楼、附一医育英门诊大楼、附二医育英大楼、育英学术馆、附二医综合大楼等。这些捐助,大大改善了温州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温州医疗医学的进步与腾飞,为温州医疗医学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温州啸秋中学操场
除医疗医学领域外,何朝育伉俪还在家乡捐建了蒲州育英小学,捐建以他父亲何啸秋名字命名的啸秋小学、啸秋中学及幼儿园。20年间,何朝育伉俪为温州雪中送炭捐资逾1.3亿元,“育英”慈善事业在温州立起了一座座丰碑。
2014年11月,蒲州育英小学成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爱的教育基地”
2008年何朝育先生在台北逝世,温州各界发起纪念活动。何纪豪开始思考:父辈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提供了最需要的硬件建设支持,而今温州经济早已实现腾飞,那么自己的使命也应该转为为温州人的品牌美誉效力。为此,他不辞辛苦,联手美国微笑联盟在温州创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帮助唇腭裂患者免费救治。从2008年开始至今,“微笑联盟”筹集善款千余万元,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为2200余名贫困唇腭裂儿童提供免费修复手术,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