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今日温州

四季八节|温州人的狂欢盛宴 你都不知道的拦街福

发布时间: 2019-03-21 02:24:47 来源: 浙江在线 特约编辑 潘淑娟 编辑 林如珏

点击收听音频朗读:

温州人的狂欢盛宴——拦街福

   旧时,夏历二月初一到三月十六,在温州城内,从东门康乐坊开始到府前街为止,约四十多天,温州各街巷通衢,设醮禳灾,祈天降福,榜曰“春许冬还”,是拦街春祈取福之意,故名“拦街福”,亦名“平安福”。

   温州此俗,起于何时,尚无实考,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为止。”可见最迟在清中叶已流行于温州各地。

   拦街福一方面为了祈福,另一方面它还是场庙会。温州人自古以来崇奉东瓯王和东岳王,东瓯王是温州开疆辟土的人文始祖,东岳王相传是温州平阳人,古县志中记载是平阳黄泥桥人姓翁叫翁琼,因而拦街福的高潮就是迎接东瓯王和东岳王的赛神活动。

家家设宴抢宾客,台台斗戏赢得观众

斗戏/视觉中国

   举行活动时,各街轮流张灯挂彩,并摆设祭桌集资演剧。家家设宴会客,老幼妇孺,都穿新衣,似过节日。古时候温州有一歌谣形容拦街福盛况:“东门摆起龙喷水,西门摆起走马灯,南门西餐白雀寺,北门外大爷殿里看戏文。”宴请会客必需宾朋满座,以宾客之多来彰显主人家面子。斗戏也有讲究,两个戏班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演同一出戏,以演员表演的优劣来吸引观众,观众越多这个戏班子名声越大,因此当时很多戏班子都是通宵达旦斗戏,甚至养成了吸鸦片提神的陋习。

看台热闹了,厨房也不闲着,斗戏之外还有斗菜,当时温州很多名菜馆比如华大利,会请来其他菜馆的厨师,或在本店或在其他大户人家,借用他们的厨房斗菜来吸引顾客。

祭祀之余还有“花祭”

   拦街福的活动还有迎花灯、滚龙灯、舞狮子、踏高跷、耍把戏等。清晨,骑街搭起花门竹,结上红彩,挂起精美的珠灯,街头竖起一对高灯,一对头牌。头牌上刻着大字,一边是“闯里康宁”,有古代春傩的遗意;一边是“春祈良愿”,显然有“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登”的古风。街尾搭起高台,上供福星,并陈列糕点,以祭神祗。从街头到巷尾,排列许多桌子,放置福札,上置鸡、鹅、鸭等,如有全猪全羊,则另陈木架,摆列街头。最有趣的是有的人家“洁室杂陈花木、古玩、书画”供人赏玩,称之“花祭”。各种花卉,斗艳争妍,其中以牡丹、芍药最为得宠,主人往往在花上标写“国色天香”字样,以夸其美。

文玩字画/视觉中国

   拦街福这一习俗,从过去到现在逐渐演变为定期的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节日,以此满足广大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商人们借此日夜开市,进行贸易活动,形成了信仰、娱乐、贸易三位一体的独特的传统民俗形式,使拦街福成为每年进行城乡交流,繁荣商业的一个主要集市。

“我读温州”

欣赏完本期的节目音频,品读完文学作品后,您是否也蠢蠢欲动,想要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发声”呢?

“我读温州”版块是《朗读温州》栏目下的一个面向全社会朗读爱好者们的开放平台,如果你也热爱朗读,也希望为温州或自己“发声”,欢迎各位向《朗读温州》栏目踊跃投稿!

【投稿要求】内容体现“温州”元素,音频节目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投稿方式】以音频结合文稿(姓名、职业、照片、原文)的形式,发送至邮箱zbwzfs@126.com!同时不要忘了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哦!方便小编联系您!

编辑: 林如珏

点击收听音频朗读:温州人的狂欢盛宴——拦街福。旧时,夏历二月初一到三月十六,在温州城内,从东门康乐坊开始到府前街为止,约四十多天,温州各街巷通衢,设醮禳灾,祈天降福,榜曰春许冬还,是拦街春祈取福之意,故名拦街福,亦名平安福。温州人自古以来崇奉东瓯王和东岳王,东瓯王是温州开疆辟土的人文始祖,东岳王相传是温州平阳人,古县志中记载是平阳黄泥桥人姓翁叫翁琼,因而拦街福的高潮就是迎接东瓯王和东岳王的赛神活动。我读温州版块是《朗读温州》栏目下的一个面向全社会朗读爱好者们的开放平台,如果你也热爱朗读,也希望为温州或自己发声,欢迎各位向《朗读温州》栏目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