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今日温州

来自鹿城公安的他把大数据写成教案 教全国警察破案

发布时间: 2025-09-21 19:57:39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范涨

  浙江在线9月19日讯(通讯员 范涨)在信息迷雾的交织处,他是破解关联的“啄木医生”;在风险涌动的暗流前,他是构筑防线的预警先锋。从社区民警到数据建模的权威专家,他研发的数据模型三夺全国比武冠军,经公安部推荐他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上门授课。

  他就是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情报研判中队中队长周宇驰,让我们走进这位“数据工匠”的世界。

本人供图

  片儿警里的“代码侠”

  2006年10月,周宇驰怀揣着警察梦加入鹿城公安,成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派出所的工作繁杂又琐碎,邻里纠纷、群众求助、案件侦办……大量的工作给从警之初的周宇驰不小的挑战。

  在努力学习适应基层工作的同时,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周宇驰发挥自己的专长,开始思索如何科学整合日常庞杂事务,实现提效减负。为破解难题,他整合所在派出所近3年的警情,从分析警情规律到查阅法律资料、解构办案流程,他用计算机建模,自主研发了“执法一日清”平台。

  这个平台将派出所从警情到案件办理的各种日常工作事项一一盯牢,做到件件清零,实现精准可视的闭环管理。有了周宇驰自创的平台,派出所的执法质效得到极大改善,并很快在全分局推广。

本人供图

  在“大数据”中崭露头角

  2009年,鹿城区公安分局率全省之先,组建情报信息大队,周宇驰因工作突出被选为其中一员,踏入更广阔的科技战场。“干中学,学中干,创新这条路,永远没有终点站!”清爽短发,眼神明亮,谈及工作和前沿科技,周宇驰总是兴奋得像个年轻小伙。

  15年前,“大数据”尚属新鲜词,面对海量信息,犯罪线索往往难以寻找,传统排查如同大海捞针。周宇驰迎难而上,他大胆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上百条逻辑规则,创造性地打造了“电子数据分析”等三个模型。

  2012年4月,鹿城辖区接连接到被诈骗的警情。当时的破案条件有限,线索匮乏,周宇驰便通过其研发的平台,进行数据比对和碰撞,发现两名外省重点人员王某、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又进行深度研判,成功打击了一个20余人的诈骗犯罪团伙,有效遏制了此类案件高发的势头。

本人供图

  研发矛盾纠纷里的“啄木鸟”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对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主防”要求,警务工作正向着“止战于未发,消弭于无形”的预防警务模式深度转型。

  为了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周宇驰聚焦基层重点矛盾纠纷风险和重点物品管控隐患两大难题,开启了新的攻坚之路。他带领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改进,成功研发“啄木鸟”重点矛盾纠纷预警管控平台与风险预警模型。

  2023年初,温州市区有一对夫妻因情感纠纷长期分居两地,双方及其家人矛盾较深,多次因冲突报警。辖区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将该隐患上报“啄木鸟”重点矛盾纠纷预警管控平台,提前拉响风险警报。当年6月,“啄木鸟”平台及时发出预警,该对夫妻矛盾升级,丈夫很可能做出过激行为,于是指令辖区派出所第一时间紧急出警进行处置,成功阻止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该模型在实战中屡建奇功:成功锁定深藏的网络跨境犯罪链条,精准打击40余名涉偷渡、电诈的犯罪分子,赢得公安部贺电表扬。2025年,由周宇驰主创打造的两个模型,在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督察审计局主办的全国模型大比武中三次摘得桂冠,斩获一等奖。

本人供图

  因模型设计科学、效果显著,经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推荐,周宇驰又受邀赴湖南、西藏等多地公安厅授课,分享“数据建模+风险预防”的先进理念与实操经验。比起别人口中的“建模大神”“技术大拿”,周宇驰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比较会写代码和算法的普通人,“我只是在自己岗位上,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警19载,周宇驰始终初心如磐,深耕公安大数据应用研究,屡破大案要案及疑难复杂案件。近五年来,他带领团队依托合成作战与数据赋能,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破获案件200余起,锻造出一支专业的数据化侦查尖兵队伍,培养了一批大数据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编辑: 王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