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光沉淀,城市焕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温州发出“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冲锋号角。“强城”向未来,温州启新程。
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联合温州市住建局,共推《城市更新,向美而行——城市更新》新媒体专题,宣传瓯越大地上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实践举措,聚焦温州人在城市更新中敢闯敢试、大胆探索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
项目名称:鹿城区大南街道城市更新省级试点片区
项目内容:全域谋划,通过核心商圈重塑、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特色人文场所有机更新等手段,探索“商圈+文化+生活”主题的存量更新创新机制模式,全面提升城区风貌,有序推进大南街道城市更新省级试点片区工作。
从龙泉巷7弄的脱胎换骨,到未来社区的全面构建;从贯穿全年的商圈活动,到银泰改造、新街区亮相;从基础设施改造,到发放街道特定的消费券激发市民消费热情……
大南街道南门会市夜景
大南街道地处鹿城区的山水轴线核心,区域内的黄土山、巽山为温州九山斗城的斗柄之处,片区集永嘉学派、斗城文化、南门文化、山前文化、百工文化于一体,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作为承接老城与新城,体现城市新老过渡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温州最具活力的核心商圈之一——鹿城区大南街道围绕大南商圈环线开发计划,通过南塘、置信、大南里、世贸银泰、闻宅巷、龙泉巷的迭代更新,构建这一魅力商圈的有机更新基础,书写出兼具现代与传统、富含商业文明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更新精彩篇章,探索出独具大南特色的“商圈+文化+生活”主题存量更新创新机制。
巷弄+文化,点亮居民生活
曾经的龙泉巷7弄,是大南街道老旧面貌的一个缩影。狭窄逼仄的巷道,最窄处仅能容两人并排通过,两旁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墙面斑驳脱落。每到夏季暴雨时节,雨水倒灌,巷道积水可达脚踝,居民出行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城市形象。
龙泉巷7弄改后前后对比
改造初期,街道联合区文明中心、区住建局、区文广旅体局、市自规局鹿城分局等多部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了详细且贴合实际的改造方案。在建筑改造方面,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房屋进行保护性修缮。如今,步入龙泉巷7弄,映入眼帘的是充满创意的墙体涂鸦和各种适合打卡拍照的街头装置,让过往游客在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和时尚摩登之间自由穿梭。
龙泉巷7弄改后前后对比
大南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以改造为契机,结合商户与住宅立面设计,统一更新户外标牌、亮化设施和城市家具,推动业态升级。同时,挖掘历史记忆,收集老厂牌,绘制历史地图,打造 “龙泉巷・印象” 文旅品牌,去唤醒人们的情感共鸣。改造后,街区人流量剧增,商业氛围浓厚。
龙泉巷7弄充满浪漫气息的街头设计
居民王大爷感慨道,“以前这里又破又乱,都不好意思让亲戚朋友来。现在好了,环境美了,住着舒心,亲戚朋友来了都夸。”
商业+文化,商圈活力焕新
对大南街道而言,龙泉巷7弄只是一个小工程。作为鹿城区唯一入选全省首批街道全域类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名单的街区,大南街道结合“时尚商圈·绿色大南”城市新区风貌区建设,通过大南商圈环线开发计划,推动城市更新。
人潮涌动的南门会市现场
山前街——大南路自古以来就是温州的重要商业轴线。现在,沿途就有温州世贸中心、闻宅巷商业街、大南里慢生活街区、南塘新天地、置信广场等大型商业建筑群落。这些建筑群,组成了大南商圈的商业硬件基础。近年来,街道结合白鹿洲公园、马鞍池公园、巽山公园等人文生态载体,持续推进景观与公共空间更新提升,打造诸如“南门会市”“白马驻地”等特色人文场所。通过深度挖掘,将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系列“商业+文化”主题的有机更新有益探索。
闻宅巷商业街
其中,在闻宅步行街的改造提升中,大南街道通过“三方议事堂”和“你提我督”平台,广泛听取周边商户和居民的意见,确保改造工程符合实际需求。同时,紧扣“两轴一心多节点”规划,精细改造基础设施,提升街区整体风貌。对闻宅步行街的沿街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提升了街区的整体视觉效果和辨识度;增加了绿化景观带,设置了特色商铺和休闲空间,使街区环境更加优美宜人,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闻宅步行街在保留提升原有商业功能的同时,还在街区中植入夜光跑道、星光投影等未来科技元素,应用光催化涂料与太阳能薄膜技术打造绿色低碳生活场景,增加了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元功能,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新体验。闻宅步行街的改造提升,在街区风貌、商业氛围、科技融合、文化挖掘以及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温州市首个二奢主题街区——大南中古侨街
大南街道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商圈提能升级,打造更具活力与吸引力的商业环境。2024年,成功推进银泰外立面及地下广场的改造提升,打造了温州市首个二奢主题街区——大南中古侨街,并“上新”了龙泉巷7弄文化街区。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商圈的商业价值,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此外,大南街道还通过举办大南文化消费节、3X3街头篮球争霸赛等活动,上线大南智慧商圈小程序,发放专属消费券,进一步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商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街道还成功引进了Tims咖啡温州首店,进一步丰富了商圈的商业业态,为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
夜幕下亮灯的大南里
据悉,下一步,大南街道还将依托辖区成熟的商贸生态,瞄准老街闻宅巷、大南里、龙泉巷7弄等特色巷弄“潜力股”,提升拉动巷弄经济,进一步推动文商旅深入融合。
城市更新经验:整合要素全域统筹,激发街区活力
大南街道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以“商圈联盟共建共享、全域社区增存并举、闹街趣巷精细管控”为核心,通过“商圈+文化+生活”三大要素有机整合;积分互通、服务共享,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实现街区的全面升级和活力激发。
一、商圈:通过项目和互动,提升商圈的活力和品质。
航拍镜头下的“时尚商圈·绿色大南”
在旧商业区更新改造中,利用对商业下沉广场、街道商业界面、公共艺术景观、数字智慧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精细化更新改造,强化大南商圈活力与文化艺术感知,实现商圈联通、人气共享,形成集购物、休闲、艺术、餐饮、展示于一体的大南商圈时尚体验集群。如鹿城“时尚商圈·绿色大南”城市新区风貌区建设工程通过改造下沉广场,实现商圈与地下商业街区联通,打造城市地下广场新标杆。
二、社区:融入“全龄化”理念,未来社区建设全覆盖。
花柳塘未来社区一角
大南街道通过“试点启动、增点扩面、全面推广”,以大南街道全域为蓝图,分步骤、有计划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以第四批花柳塘未来社区项目为开篇引领,成功申报第五批白鹿洲、马鞍池未来社区项目以及第六批山前街、双莲桥、荷花未来社区项目,实现未来社区全域覆盖。大南街道在社区建设中融入“全龄化”理念,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求。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构建“医康养护教”五位一体的为老服务新模式,并在25个小区内开展“一老一小一特”场景建设。如白鹿洲未来社区打造了1000余平方米的功能丰富的邻里共享场景,包括托幼驿站、健身房、幸福学堂等设施。街道还通过人大代表调研、“三方议事堂”等机制,形成需求清单,推动公共服务圈单元建设,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等九大场景。
三、治理:数智化服务,重塑社区运营服务模式
大南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和数智化建设,创新基层治理,重塑社区服务模式。探索“三方议事堂”机制,广泛吸纳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构建“1个省级数字底座+5个标配场景+N个选配特色场景”的“1+5+N”智能模式,打通了基层治理四平台、城市大脑、数字社会等资源,实现了“一网智配、一网通管、一网通办”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如花柳塘未来社区建立了邻里积分机制,居民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活动获取积分,并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服务。
(本文图片由鹿城区大南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