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今日温州

从“三无村”到景区村,鹿城樟里四板斧破“茧”重生

发布时间: 2022-01-24 21:13:30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栖萱

  浙江在线1月24日讯(通讯员 栖萱)从温州七都大桥下来,一条七都大道贯穿全岛,将岛屿分成了两片天地。左边是拔地而起的精致别墅,现代小区,右边则是截然不同的乡村景致,田园风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樟里村就坐落在此,静静展现着江南水乡韵律!

  樟里村是浙南著名侨乡的村庄样板,也是离温州主城区最近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樟里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不断探索共同富裕机制,成功创成全国文明村、省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省休闲旅游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和省级3A景区村。2021年全年,樟里村共迎接游客20万人次,接待各级参观调研活动15场。

  作为七都岛的一处“留白”,樟里从一个无环境、无产业、无发展的“三无村”蜕变成村庄美、村民富的全国文明村,一路走来,樟里犹如幻化成蝶般,冲破层层束缚,迎来重生!

图片1.png

  美环境:打造水墨之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都岛还是个经济发展滞后的孤岛,每到台风来临,便成了让人揪心的地方,甚至有“有女不嫁七都郎”的说法。

  穷则思变,此后,岛民开始外出求生,从上海到香港,再辗转到美国、法国、荷兰。樟里村人口稀少,只有五六百余人的小村庄逐渐成为城市里被遗忘的角落。

  樟里村南靠瓯江,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母亲河樟里河贯穿全村,村庄依河而建,依河而居村旁稻田连绵广阔,坐拥天然乡村美景。

  不负美景,不负人民!2016年,在“以环境提升推动村庄发展”的理念指引下,樟里村启动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受华侨文化和瓯越文化的影响,村里建筑呈现“瓯”“欧”相容特色,为配合建筑形态,樟里开始整村打造水墨之乡风格墙绘。

  水墨风格的墙绘或妙趣横生,或诗意淡雅,从村头至村尾,如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加上小桥流水的环境,让樟里村愈发显现江南水乡的闲适安逸。

  水墨画卷只是樟里蜕变的第一步,此后,村两委更以“未来乡村”创建为抓手,投入3千万进行小城镇综合整治,实行水岸同治,建设“水乡樟里”党建品牌,深入开展田园、道路、河道整治工作,率先配合街道完成截污纳管工程,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实现樟里“一月一个样,半年大变样”。

图片2.png

  此外,基于村内庭院多、面积大的天然优势,樟里村还发动引导全体村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重点引导文创企业打造精品庭院。

  2019年以来至今,已成功打造美丽庭院80余家,村庄主路两侧农房庭院争奇斗艳,提升了环境颜值,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蜕变,成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网红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为此,樟里村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陆续打造生态停车场、百姓舞台、户外公共健身场所等便民项目,为村民活动和岛外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创设便利的条件,增强农旅的吸引力。

  抓经济:带动共同富裕

  樟里农业以水稻、瓯柑、蔬菜种植为主,但由于村民大部分长期在国外,村内农田处于闲置抛荒或零星种植的状态,农田缺乏统一高效的打理。

  为此,近年来,樟里村通过多部门政策驱动,改善经营环境,招引岛外优质农业主打造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带动旅游产业,提升村庄活力。

  依靠水稻连片种植的自然景观,樟里引进“找稻田”等特色餐饮,让游客享受美味餐饮的同时更能欣赏原汁原味的农耕景色,打造独一无二的餐饮体验;成功引进台商打造现代高科技立体无土栽培种植基地,在产出优质果蔬的同时兼具有农业观光效果,吸引学青少年儿童前来开展研学活动。近两年,给村集体带来150多万元经营收入。

  “屋前的白鹭是让我留在樟里的理由”菜菜头负责人刘春老师说。环境的提升不仅吸引了菜菜头动漫,还吸引了阳光小院、汀院摄影、瓯花韵文化驿站等40多家文创企业落户村里,文化旅游发展带动了闲置的240亩土地及空置房屋出租,曾经一幢民房年租金只有一两万,现在已翻了两三倍。

  通过对特色文创企业不断的引进和培育,樟里乡村文创产业日渐突出,特色商铺、餐饮、民宿等业态发展较为成熟。

  村民工作相较与以前的以小规模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渐渐转化为依靠农房盘活获取租金、参与现代农业以及旅游服务业等增收,村内房屋租金近五年里实现翻番,今年以来返乡创业13人,本村劳动力再就业达57%,村民收入同比增收30%,集体经济同比增收35%。

  提民风:文明之风蔚然成风

  环境变好了,收入变多了,樟里又以村民素质提升为抓手, 为村民不断打造精神食粮。

  村“两委”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改建樟里教堂为文化礼堂,打造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成为全村精神文化信仰新地标。

图片3.png

  落成后的礼堂包括文化礼堂、东瓯讲堂、童心学堂、国学馆、国医馆、樟里记忆馆、樟里词场、门球场、图书阅览室、亲情视频室、名家书法室、春泥园地和百姓舞台等多个功能区域,承办各类红色活动及服务,市、区各类志愿“点单”服务也送入村里,极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浙南著名的五星级文化礼堂。

  同时,为了倡导村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人,行文明事,提高村庄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樟里村将监督议事、生活习俗等事项纳入村规民约,推进家风家训引领城乡新风尚,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樟里人”、“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为136户家庭制作家风家训牌并在家门口亮相。值得一体的是,樟里村是温州首个将使用公筷公勺纳入村规民约的村,还联合市监所推出“公筷监督热线”。

  同时,全村还落实普法联络员,普法领导负责人,充分利用樟里村乡村图书馆及现代化设施,开展法制教育电影展映活动。增强村民法治意识。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宣传、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等,将村民动员起来,与机关、企业、学校等协调起来,形成社会共识。

  街道全体干部,村民、志愿团队、结对单位等纷纷加入到防疫一线,在樟里村开展宣传、监测体温等工作,展现了干群一心、共克时艰的基层感人战“疫”史。

  强党建:探索乡村治理的“樟里路径”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樟里不断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通过党建带侨建,增强基层组织建设。

  敢承诺,干事实,是樟里村村干部上岗的硬性条件。近年来,樟里村通过开门纳谏、入户听声等方式,精心谋划了今后5年发展规划,并在村“一肩挑”履职干事清单旁进行公示。同时,组织村干部视频承诺,在便民屏公布全体村干部公布承诺事项,供村民进行逐条监督。

图片4.png

  同时,两委干部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五议两公开”,每月定期更新“三务公开”内容,村内大小事有专人受理且做到阳光、透明。

  2020年村级组织换届后,村“两委”平均年龄比上届年轻了8岁,并吸收了本科生2名,队伍结构的优化带来干事激情的迸发。 

  集众智、集众力、合众心。樟里在挑选打造一批肯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队伍外,更是利用村党员和乡贤资源,一同探索乡村治理的“樟里路径”。

  樟里村组织村民代表、党员,带领热心村民和金牌调解员组成50人的“巡防小分队”,在 “萌芽处”化解村内各大小矛盾纠纷,现从被动应对向高效“灭火”转变。

  此外,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4名党员乡贤带领另外8名乡贤成立乡贤工作室、“老包咖啡专解是非”特色侨调室,在推进村庄建设乃至全岛发展中充分发挥宣传员和调解员的作用。

  村“两委”干部团结得力,村民踊跃参与村内自治,樟里村的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整村愈发有爱、魅力、充满阳光。

编辑: 戚祥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